1.1 OSPF 协议概述

  • 默认情况下,OSPF路由的优先级为10

  • OSPF AS外部(AS External , ASE)路由优先级为150

  • OSPF每隔30分钟(1800s)进行链路状态刷新,进行数据库同步

1.2 OSPF的工作过程:

  1. Step1:邻居建立

  2. Step2: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

  3. Step3:计算最优路由

Area0是骨干区域(中心),其他区域都必须与此区域相连

ospf 采用 SPF算法:最短路径优先算法(SPF)(发明人Dijkstra)

OSPF路由器ID:运行OSPF路由器的唯一标识,长度为32比特,格式和IP地址相同(Router ID)

1.3 OSPF报文类型

OSPF报文封装在IP报文中,协议号为89

OSPF报文类型有5种:

  • Hello 报文

  • DD(Database Description)报文

  • LSR(Link State Request)报文

  • LSU(Link State Update)报文

  • LSACK(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)报文

Hello报文

  1. 邻居发现:自动发现邻居路由器

  2. 邻居建立:完成Hello报文中的参数协商,建立邻居关系

  3. 邻居保持:通过Keepalive机制,检测邻居运行状态

数据库描述报文(DD)

用来向邻居路由器描述本地链路状态数据库,使得邻居路由器识别出数据库中的LSA是否完整

链路状态请求报文(LSR)

路由器根据邻居的DD报文,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完整,如不完整,路由器把这些LSA记录进链路状态请求列表中,然后发送一个LSR给邻居路由器

链路状态更新报文(LSU)

用于响应邻居路由器发来的LSR,根据LSR中的请求列表,发送对应LSA给邻居路由器,真正实现LSA的泛洪与同步

链路状态确认报文(LS Ack)

用来对收到的LSA进行确认,保证同步过程的可靠性

1.4 网络类型

广播多路访问网络

非广播多路访问(NBMA)网络 (淘汰)

P2MP网络 (多个点到点网络的集合)

1.5 OSPF DR 和 BDR

DR负责在MA网络建立和维护邻接关系并负责LSA的同步

BDR在DR失效时快速接管DR的工作 (备)

Area0为骨干区域,为了避免区域间路由环路,非骨干区域之间不允许直接相互发布路由信息,每个区域都必须连接到骨干区域

OSPF路由器类型:

  • 内部路由器 (IR)

  • 骨干路由器(BR)

  • 区域边界路由器 (ABR)

  •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(ASBR)

1.6 OSPF路由聚合

减少路由表大小,提高路由查找效率(优化)

在ABR上配置路由汇总,将172.16.0.0 多个子网段汇总

ospf 1

area 1

abr-summary 172.16.0.0 255.255.248.0

1.7 OSPF接口认证

1.8 验证OSPF配置任务

  • display ospf abr-asbr 命令用来显示OSPF的区域边界路由器和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asbr-summary 命令用来查看OSPF的路由聚合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brief 命令用来查看OSPF的概要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interface 命令用来显示OSPF的接口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lsdb 命令用来显示OSPF的链路状态数据库(LSDB)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peer 命令用来显示OSPF中各区域邻居的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routing 命令用来显示OSPF路由表的信息。

  • display ospf vlink 命令用来显示OSPF的虚连接信息。

补充

在OSPF中还区分为:(功能性差异)

1.不可引入外部路由的Stub(Stub/Torally Stub)区域

1.可引入外部路由的Nssa(Nssa/Torally Nssa)区域